投融资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七大服务模式!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投资成了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关键,基建投资更是成为地方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建筑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一直在不断加快,为了逐步推动中国建筑业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完善中国建筑业行业产业链,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2017年5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为全方面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积累经验。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时代正式来临。
其实,全过程工程咨询并没无中生有,它最早启蒙于项目管理。伴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的演变,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从最初的业主自行管理,逐渐发展为委托别人专业化管理。在项目采购模式逐步走向集成化的进程中,项目管理实施主体从最初的工程师发展为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企业。他们因其全过程的集成项目管理能力,能够为业主提供分阶段的或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咨询,或者项目管理承包(PMC)。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业主的决策权不断被削弱,外部机构由工作责任不独立(为业主提供服务与支持,但不需要承担决策责任)发展为不完全独立(业主管理的必要补充),进而发展为责任基本独立(代表业主实施管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由“建管合一”慢慢地发展为“建管分离”。
未来,全过程工程咨询将迎来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及直辖市出台全咨政策,全咨推广力度循序渐进,而统筹服务费、节能投资奖励也让全咨激励效果显著加强。服务方式方面,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建设实施阶段全过程咨询等全咨服务组合多样;服务主体方面,集成化、统一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单一全咨服务主体更受青睐。随着数字化时代步伐不断加快,数字化全咨将成为重要引擎,在降本增效、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过去,全过程工程咨询多是以监理、造价、设计为主导。监理为主导的多为管监类企业,以“进度”为管控主线;造价为主导的多为造价类企业,以“成本”为管控主线;设计为主导的多为设计类企业,以“内容”为管控主线。这三类虽各有优势,但也存在很明显弊端。
投融资咨询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以“资金跟着项目走”为主线:引领资金投资方向,实现政府施政目标;引领项目成本管控,源头控制资金成本;引领项目资金筹措,促进项目切实落地;引领盘活存量项目,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投融资咨询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每年国家对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不同,需分析中央财政重点投向,提前做好项目储备,统筹地方配套资金,用好中央支持专项资金;二是重视投融资模式策划,基建投资正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基建项目能够使用多种模式实施,但具体哪一种模式最契合、效益最高,地方政府往往难以评判;三是重视投资效益分析,咨询单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以全生命周期投融资的角度去看待项目,更精准的分析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既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也降低财政资金资金成本。
2021-2022年投向基建的预算内资金(最重要的包含中央与地方的一般财政预算支出、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31651/43092亿元,同比-5%/+36%,考虑到近期万亿国债发行突破常规年份3%的赤字率约束,打开中央加杠杆空间,预计明年中央一般国债发行规模有望扩张,同时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有望增加,推动预算内资金保持较快增速,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
2023年地方专债支持领域在原有9大领域新增新型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用于资本金领域原有10个领域新增3个,分别为新能源、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2024年专项债投向整体或将得到扩充,达到11个领域,但多是一些细项发生明显的变化。据专业机构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专项债募投领域主要集中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占比25%)、交通(占比18%)、民生服务(占比15%)、棚改(占比9%)等,呈现出市政与交通基建领域稳居前列、新基建特别是信息网络建设加速发力、棚改与旧改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等特点。大概能推断,后续专项债募投领域将在政策引导下持续合理扩容,不仅在大类领域上有所拓宽,还将在现有领域内进一步深化细化应用场景,更好地发挥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作用。
与此同时,2023年多项产业政策的出台持续扩大专项债募投应用领域,包括新型城镇化、数据中心、公共汽电车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旅游等相关基建,尤其是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标准体系的逐步建立有望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为专项债发力提供更大空间。此外,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新增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两个投向,或将为2024年项目储备提供更广泛和细化的方向。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1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PPP新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合理把握重点领域,优先选营公司参与,明确管理责任分工,稳妥推进新机制实施。
而截至去年底,财政部PPP管理库项目10346个,投资额超16万亿元。《指导意见》明确,2023年2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清理核查前未完成招标采购程序的项目,以及后续新实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均应按照本指导意见规定的新机制执行。
自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首次明白准确地提出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EOD模式逐渐赢得行业的高度关注。2020年及2021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三部门连续两年向全国各地征集EOD模式备选项目,国家部委正以“示范推广”的方式,大力鼓励不相同的领域的EOD示范项目落地实施。
近三年来,国家和部分省市的EOD模式试点或入库项目广泛展开,形成了全面的推广态势。
虽然目前投资人+EPC无有关政策支持,且饱受争议,但依然作为各地方政府引进大型国企,通过实施片区开发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为防范隐形债务,项目投资要靠项目本身产生的收入回收投资款,归还融资,适用于本身能自平衡的项目或组合成自平衡的项目,如城市更新项目。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投资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自2021年6月首批9单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上市交易以来,公募基础设施REITs发展迅速,总市值接近人民币1000亿元。截至2023年8月24日,上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值合计643.24亿元,成交额合计为24742.8万元;深交所基础设施REITs总市值为238.46亿元。深交所基础设施REITs总成交份额为2217.54万份,总成交金额为8569.09万元。同时受到“FOF入市”等积极因素影响,公募REITs市场量价齐升,市场情绪持续修复。
2021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快速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投资基金(REITs)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结合本地区真实的情况,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出台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支持措施,支持本地区企业热情参加基础设施REITs试点。对成功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企业,研究在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充分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别是2022年5月31日,在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明确了公募基础设施REITs扩募包括向不特定对象发售(包括向原持有人配售和公开扩募)以及定向扩募,标志着在国内公募REITs市场“首发+扩募”双轮驱动格局正逐步形成。REITs扩募项目的原始权益人均为特定区域或领域内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能够逐步优化企业经营模式,助力企业打造“投资-培养-退出-扩大投资”的良性循环,并为后续资产购入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能够有效推动REITs常态化发行和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主要适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领域。
随着35号文出台、城投发债分档管理、金交所非标业务清理,城投平台信贷、债券、非标三大融资渠道均被压缩,叠加土地市场遇冷导致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增速下降,城投债务压力增加。地方政府可通过优质资产注入,一方面使平台公司有稳定现金流来化解债务,扩大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项目收益。
可整合的资产类别:特许经营权(砂石、采矿、道路经营权、矿山、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房产和土地;国有企业资源;其他(碳排放、碳减排等)。
小结综上,全过程项目管理是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基础和灵魂,在项目建设中具有无法替代的统筹和协调作用,任何不包含项目管理的咨询业务组合均不是全过程工程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