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配套细则出台

发布时间:2024-08-02 信息来源:招标公告

  面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3个月后,非银支付机构正式迎来了新规配套监管细则。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正式对外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细则》同时废止。

  根据介绍,《细则》旨在细化《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为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人民银行方面强调,将严格落实《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监管,推动非银行支付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合《条例》和《细则》的详细的细节内容来看,针对支付机构的实际业务经营,重磅变化之一在于支付业务被重新划分。按照早前《管理办法》,根据交易渠道和受理终端的不同,支付业务被主要划分为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

  而今,《细则》要求,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归入储值账户运营Ⅰ类,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预付卡受理归入储值账户运营Ⅱ类;银行卡收单归入支付交易处理Ⅰ类,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则归入支付交易处理Ⅱ类。

  《实施细则》提到,《条例》施行之日起,各类支付业务规则暂沿用预付卡、网络支付、条码支付、银行卡收单等现行制度规定。

  在7月26日人民银行举行的“推动支付行业高水平发展”媒体吹风会上,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严芳指出,新的分类方式具有更好的扩展性,为支付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迭代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无论支付业务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均可按照实质进行归类和管理,有利于实现“同业务、同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严芳表示,《细则》明确了新旧支付业务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各类旧业务类型均可归入新业务分类中,不改变支付机构原有的营业范围。同时,各种新业务类型也能够准确的通过《条例》和《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找到适用的业务规则,确保“有法可依”。人民银行正在根据新的业务分类方式,抓紧修订和完善现行制度,后续将按照立法程序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征求、吸收各方意见之后再推动出台。

  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由于实际业务付款和收款相分离,市场普及率最高的条码支付业务归类方式,未来预计仍将延续对应的业务类型。比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机构仍为线下实体商户提供服务,必须同时拥有“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和“支付交易处理Ⅰ类”业务许可。

  除了支付机构经营的各项硬性规定外,《细则》还对公司“掌舵人”划出了红线。

  在股东方面,《细则》指出,支付机构主要股东指出资额占非银行支付机构资本总额1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非银行支付机构股本总额10%以上的股东;以及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10%,但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

  按照要求,新申请设立支付机构的,要对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递交股权稳定性和补充资本承诺书,这中间还包括主要股东3年内不再变更的承诺、主要股东补充资本的承诺。支付机构申请变更主要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也要求现有主要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持股或者实际控制已满3年,并详细说明申请人基本情况、变更原因、变更方案、变更前后主要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施细则》强调,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当加强属地管理,对非银行支付机构股权实施持续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及时掌握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经营管理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非主要股东或者受益所有人变动情况,防范非主要股东或者受益所有人通过一致行动安排等方式规避监管。

  在高管方面,《细则》则在人员配置、任职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细则》指出,支付机构应当具有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合规风控负责人等5名以上高级管理人员。

  同时,支付机构相关高管人员应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具有担任拟任职务所需的独立性、良好的从业记录等。高级管理人员还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支付结算、金融、信息处理业务2年以上或者从事会计、经济、信息科技、法律工作3年以上。

  一直以来,金融机构的高管或直接业务负责人都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在支付机构出现的重大违法违规事项中,相关责任人往往也难逃处罚。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领域一共收到24张罚单,包括高管处罚金额在内,合计罚没金额超过1.18亿元。其中,涉及支付机构相关业务管理人员的“双罚”罚单为10张,占比超过40%。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对于高管层的各项规定,意味着支付机构的经营管理层整体水平将有所提升,预计后续支付机构将严格对标细则来梳理董监高有关人员资质。

  随着支付业务的重新划分,支付机构所持有的业务许可证也面临调整。根据《管理办法》,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即支付机构每5年便要重新进行牌照续展工作。

  由于各支付机构设立时间不同,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日也不同。在本轮变更中,人民银行也在《细则》中明确设置了过渡期。根据介绍,过渡期为《细则》施行日至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截止日。《条例》施行前已设立的支付机构,拟继续从事核准的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换发长期有效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此外,据人民银行介绍,个别支付机构需要一段时间调整以满足净资产有关要求,为确保平稳过渡,《细则》对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要求也设置了同等时长的过渡期。

  事实上,就在《条例》征求意见到正式落地期间,2024年7月9日,已有一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从相关支付机构公示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信息来看,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已经按照《细则》进行了调整,有效期部分则标明过渡期至2025年7月9日。

  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信息,2024年7月9日和2025年3月25日到期的两批次支付机构,由于距离《细则》施行日较近,为保障这两批次支付机构具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细则》将其过渡期放宽至12个月。

  整体来看,《条例》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出台的金融领域首部行政法规,旨在全面加强支付机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对支付机构的准入、业务规则、监管职责等作出了总体规定。《细则》作为《条例》配套的重要部门规章,进一步细化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条例》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另结合行业实际动作,在2021年3月人民银行就《条例》征求意见后,陆续有部分支付机构在更名、股权结构方面向监督管理要求靠拢。随着2023年末《条例》正式落地,支付机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多家支付机构获批在企业名称中加上“支付”字样。

  暑假期间,一些学生会通过找兼职来增加收入和社会经验。人民网“求真”栏目整理了兼职容易遇到的陷阱,提示警醒我们提高警惕。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花园,只要踏实工作,年底还会获得近20万元的户均分红。收集奶盒、塑料袋等可回收垃圾,可凭借相应的积分在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兑换相应的日用商品,更不可思议的是可能因此在当地银行享受到额外的贷款优惠政策。

  盛夏七月,万物热烈。在扎曲河上游,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名的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洁白哈达,迎接八方来客。

  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犁头瑶族乡犁头村全力发展粽叶种植,巧打生态牌,让昔日不起眼的小小粽叶,变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下满滩村,年逾六旬的于国忠跨越2000余公里,从内蒙古来到江西,终于见到了分离60年的亲人。